在被称为“亭城”。城中有百余亭,其中最著名的,当属“醉翁亭”。如今,就在琅琊山景区的醉翁亭一百米外,又多了一个“时雨亭”。
三年前的12月1日,受滁州市委宣传部、政协文史委的邀请,和父亲、叔叔等一行九人,到滁州参加纪念曾祖父薛时雨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,其中有一项是为新建造的“时雨亭”揭幕。
在我的曾祖父薛时雨诞辰200周年之际,滁州市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时雨亭揭幕。此时此刻,作为薛时雨的后人,我们全家激动的心情,以及对滁州各界领导的感激之情,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曾祖父在天之灵有知,也当含笑九泉。
我的曾祖父薛时雨,其实没有做过大官。知名度其实也不是很大,安徽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,比他老人家官位高,知名度高的名人还有很多,但家乡滁州人民没有忘记他,为他建纪念亭,让他流芳百世。这是很多名人所没有的荣耀。
我想之所以滁州给了他这样的荣耀,是因为他做了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,让滁州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。
一是他老人家没有在滁州给我们后人留下一间祖产,却用一生的积蓄修复了醉翁亭和丰乐亭,让国人传承《醉翁亭记》这一千古绝唱,有了景仰感怀的场所。
二是他老人家,在嘉兴杭州为官,鞠躬尽瘁,清正廉洁,宁愿辞官,也不肯加重百姓的税赋,当时被称为“循吏”薛嘉兴。他在杭州知府任上,在杭州府署题联,“收一文分外钱,远报儿孙近报身,做半点亏心事,幽有鬼神明有天。铁面无私,凡涉科场,亲戚年家须谅我。镜心普照,但凭文字,平淡浓奇不冤渠。”他以决绝的语气,表明了廉政为民的心志。这些话语掷地有声,至今读来令人振聋发聩。
先祖对廉政也有着独特的见解,他在杭州府署还有一幅楹联,“为政戒贪,贪利贪,贪名亦贪,勿鹜声华忘政事;养廉唯俭,俭己俭,俭人非俭,还从宽大保廉隅”。告诫我们,既不能贪财,也不能贪名搞政绩工程,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。廉政只能要求自己节俭,不能要求下属节俭,只有良好的待遇才能保证官员的廉洁。
我从事了三十年反腐倡廉的工作,当我读到曾祖父这些文字的时候,仿佛和曾祖父有了一次关于廉政的穿越时空的对话,对于廉政的途径和方式,有了新的认识。没有想到曾祖父处在封建末世,就有了这样先进的廉政理念,因此,曾祖父的这两幅楹联,一直被我当作家训铭记于心。
三是因为他一生兴办教育,主持崇文、尊经书院和惜阴书院,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。相信他“用才宜严,培才宜宽”的教育信念,对今人仍有启发。还在激励着那些在古老的书院旁,朗朗读书的莘莘学子。
曾祖父一生著作颇丰,藤香馆诗、词、楹联等诗文集,给世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。
作为薛时雨的后代,我们在延续他的血缘的同时,也在努力延续着他的文脉,我们每位后代,无论身处何方,都一直铭记先祖的教诲。尤其是在廉洁自律方面,不受分外之财,不图政绩虚名。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。
作为薛时雨的后人,我们要再一次感谢滁州的各位领导和父老乡亲,感谢琅琊山管委会,时雨亭的落成,使得每一个来琅琊山醉翁亭的游客,都可以对作为滁州乡贤的他,多一份了解和景仰。
我们还要感谢滁州地情人文研究会和全椒政协,尤其是张祥林先生。经过多方努力,终于在2018年发现了薛时雨的墓葬遗址,让我们后人有了一个祭奠和怀念先祖的所在。
无论我们身居何处,我们都记得自己的根在安徽滁州全椒,我们每次回到滁州,都为家乡巨大的变化感到惊喜,这是滁州的各位领导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,励精图治的结果,相信未来的家乡会越来越繁荣美丽,生活在家乡的人民会越来越幸福快乐。(薛国骏,淮安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