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新闻
放大镜
九日茱萸熟 登高望山海
2022-10-31 10:27:00  来源:检察日报

  唐代诗人王维14岁的时候便离开了故乡,只身前往长安游学。17岁那年的重阳节,他写下了一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
  对于一位身在异地的17岁少年来说,有什么情感能比思乡怀人之情来得更真切呢?他在诗中道尽了思乡之苦:独自漂泊在异地他乡,每逢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。遥想着家乡的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,头上插满茱萸的只少了我一人。

  王维在诗中提到了古人重阳节的习俗,那就是“登高”和“插茱萸”。重阳节时秋高气爽,正是茱萸成熟之时。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,所以古人喜欢在重阳节时头插茱萸、登高游兴。因此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、茱萸节、茱萸会。

  因为重阳节时要在头上插茱萸,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,在插茱萸时难免会瞥见或联想到自己那苍苍白发,这多多少少会引起一些愁绪。

  宋代文学家宋祁晚年被贬到地方为官,辗转多个军州任职。他平生热情好客,总能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。晚年有一回重阳节和朋友们一起宴饮,吃饱喝足后想着重阳节要插茱萸,便忍不住感慨了一句:“白头太守真愚甚,满插茱萸望辟邪。”(《九日置酒》)这句感慨颇有自我调侃的意味,他虽然说自己鬓发已白,但话语中却富有生活情趣,从中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。

  宋代文学家姚孝锡面对白发也有些怅惘,但他的心态却很年轻,跟着年轻人将茱萸插上鬓发,而且还自我宽慰道:“且插茱萸慰衰鬓,莫将诗句挠回肠。”(《重九偶成》)将茱萸插上白发来慰藉那日渐斑白的头发,别老是写诗发牢骚,即使愁断了肠也无济于事啊!

 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面对白发都有好心态。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,他在重阳节插茱萸的时候便发起了牢骚:“九日茱萸熟,插鬓伤早白。登高望山海,满目悲古昔。”(《宣州寄崔侍御》)九月九日重阳节,茱萸熟了,他也拿起茱萸插上自己的鬓发,结果发现自己还不算上了年纪,鬓发却已经白了许多,不由得感到十分伤感。再登高瞭望高山大海,更觉得满目凄凉,情不自禁地为古昔之人悲哀。

  和李白一样发愁的,还有唐代诗人朱放。话说朱放上了年纪之后,有一年的重阳节突然想去爬山,结果刚要出门的时候却感觉精力不济,顿时兴致全无:“欲从携手登高去,一到门前意已无。那得更将头上发,学他年少插茱萸。”(《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》)岁月易逝,自己早就已经不再年轻了。本想着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拿起茱萸插在头上,摘下帽子,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然所剩不多,剩下的也已经如霜如雪了,不由得悲从心来。于是将摘下的帽子戴了回去:一把年纪了,还学那些年轻人将茱萸插在头上干啥?

  和朱放一样怕摘帽子的还有杜甫。话说杜甫上了年纪之后过重阳节也免不了惆怅:“羞将短发还吹帽,笑倩旁人为正冠。”(《九日蓝田崔氏庄》)害怕风儿一吹帽子掉了,把自己的短发给暴露出来,所以风吹帽子时,还得笑着请旁人帮忙正一正。和朋友们重阳节聚餐喝酒,也只能“醉把茱萸仔细看”,拿起茱萸左看右看,最后却抬起头对朋友们说:“咱们还是多喝几杯吧,期望明年此日还能聚在一起畅饮!”

  拥有类似烦恼的还有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的诗人耿湋。他晚年时也面临着“脱发危机”,有一年重阳节,他拄着拐杖勉强出游,看着年轻人在插茱萸,他忍不住说了一声:“发稀那更插茱萸。”

  南宋词人吴文英也惆怅,不过相比于杜甫对形象的注重,他对自己的穿戴倒没那么在意,他《霜叶飞·重九》写下:“早白发、缘愁万缕。惊飙从卷乌纱去。谩细将、茱萸看,但约明年,翠微高处。”白发已苍苍,只因愁绪万千,所以任由着狂风把帽子吹去。自己也只能独自一人默默地看着那茱萸,但愿明年能够再登临那山峰高处。

  还有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沈榛,重阳节到来之际也插上茱萸,看见那日渐苍白的鬓角,不由得伤感地说道:“眼看菊蕊黄金笑,首插茱萸白发愁。”(《鹧鸪天·重阳》)眼看着菊蕊灿烂得如黄金一般,再看看自己的满头白发,怎一个“愁”字了得?

  除了愁插茱萸,有人也愁登高。春秋时期重阳节还没有定型,不过有一次,齐国的齐景公到当时的风景区牛山游玩,正玩得兴起,大伙都高高兴兴的,齐景公却突然痛哭流涕。原来,他向北一望,看到了自己那金碧辉煌的宫殿,不由得伤感起来:“我的国家多美呀,我要是长生不老该多快乐呀!”

  不过话说回来,无论是登高也好,插茱萸也罢,古人虽然难免惆怅,但毕竟重阳佳节,快乐才是主基调,大家欢度佳节、尽情吃喝尽享安乐才是最重要的。就像苏轼在《定风波·重阳》里说的那样:“与客携壶上翠微,江涵秋影雁初飞。尘世难逢开口笑,年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酩酊但酬佳节了,云峤,登临不用怨斜晖。古往今来谁不老,多少,牛山何必更沾衣。”古往今来有谁能不老的,何必像齐景公那样自寻烦恼呢?

  编辑:刘文林